时间:2022-12-11 11:30 来源:博亚体育 编辑:365Admin_istrator
文章转自公众号:弈星世界 12月19日,休赛数月的春兰杯将重燃战火。八强赛中,五位中国棋手与三位韩国棋手将进行激烈的拼杀,争夺四强赛的入场券。 作为中国大陆举办的历史最悠...
文章转自公众号:弈星世界
12月19日,休赛数月的春兰杯将重燃战火。八强赛中,五位中国棋手与三位韩国棋手将进行激烈的拼杀,争夺四强赛的入场券。
作为中国大陆举办的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围棋大赛,春兰杯已举办了14届,走过了24个春秋。虽然它没有“应氏杯”那样极具重量级,也没有“三星杯”和“LG杯”那样高的出镜率,但春兰杯对于中国围棋的意义却是以往任何比赛都无法比肩的。
那是一个令人窒息的时代。自1988年世界围棋大赛开办以来,中国棋手的表现一直都不太尽如人意。从1988年到1997年的十年间,中国棋手中只有马晓春在1994年和1995年两夺世界冠军。而同时期日本获得了8次世界冠军,韩国后来居上,斩获了13次世界冠军。在如此“不堪”的战绩下,中国围棋陷入了自中日围棋擂台赛以来绝对的低谷,巨大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严冬已至,在此低谷之际,春兰集团站了出来。集团顶住巨大的压力赞助举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世界围棋大赛——春兰杯。
春兰集团在当时是民族企业的翘楚,1995年被国家统计局授予“中国空调之王”的称号,并在1997和1998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十佳合资企业”和“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十强”称号,是极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族品牌。
为了举办春兰杯,春兰集团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每届比赛都投入大几百万人民币,其中冠军奖金高达15万美元,这些付出也终于让中国大陆有了自己的世界大赛。在那个经济迅猛发展的年代,春兰集团毅然决然地将资金投入到了在当时并不受重视的“小众运动”中,展现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对当时濒临“冻毙”的中国围棋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份支持现在来看仍然是无比的难能可贵。
然而,中国棋手在春兰杯举办之初的表现却不尽人意,前五届都无缘冠军,甚至前四届里有三届都未能打进决赛。对这样“为他人做嫁衣”的结果,社会上对春兰的质疑甚至嘲讽一直未断。第四届“春兰杯”半决赛,中国棋手遭遇双杀,全军覆没。面对这样糟糕的表现,春兰集团能否继续赞助这项比赛的问题也瞬间成为了坊间热议的话题。
“春兰杯”组委会对此表示,春兰秉承“企业必须竭诚地为社会提供优良服务,造福于人类社会”的经营理念,将“春兰杯”视为春兰跻身世界舞台、传播春兰文化的一个举动和春兰造福社会、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显见,春兰不会仅因为中国选手在“春兰杯”上表现的成绩好坏,而决定退出“春兰杯”!